优选律师 在线咨询 一对一咨询 法律知识 法律热点 合同范本
律师咨询 武汉律师咨询 离婚律师 刑事律师咨询 癫痫 高血压 肝硬化 青光眼 尿毒症 腹泻 腰肌劳损 预防肝癌 牙龈肿痛 改善哮喘 痛经 前列腺炎 广告

(律师24小时在线免费咨询信用卡诈骗)信用卡诈骗怎么报警?信用卡诈骗如何报警?

2024-11-26 23:01 来源:a123
核心提示:(律师24小时在线免费咨询信用卡诈骗)信用卡诈骗怎么报警?信用卡诈骗如何报警?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信用卡诈骗如何报警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律师24小时在线免费咨询信用卡诈骗)信用卡诈骗怎么报警?信用卡诈骗如何报警?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信用卡诈骗如何报警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律(33)
一、信用卡诈骗如何报警
 
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伪造、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本罪的具体行为方式有以下四种: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进行诈骗;
 
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3、冒用他人的信用卡;
 
4、恶意透支。
 
该犯罪行为侵犯的法益是公私财产所有权、银行金融管理制度和商业经营管理制度。
 
其中,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进行诈骗和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的情形,受害人包括被冒用身份证明的自然人。
 
当银行等金融机构向被冒用身份的自然人催款时,该自然人可以以身份信息被冒用为由向公安机关报警,要求公安机关查明案件事实,免除自己由此产生的还款义务。
 
当行为人使用作废的信用卡或恶意透支行为成就时,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警,以遏制行为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诈骗如何报警才会立案
 
诈骗可以通过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公安机关在认为存在犯罪事实时,才能立案。诈骗案立案条件: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以上,应当立案追究;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究。
 
如果警察不立案,有权要求他们出具不立案的通知书,告知不立案的理由。如果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没有立案侦查,向检察院提出的,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对不立案的原因或者理由加以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信用卡诈骗未遂该如何判罚
 
1、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信用卡诈骗未遂的比照既遂的标准从轻处罚。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通过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信用卡诈骗如何报警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议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才可以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针对上述文章中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不清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和律师进行在线沟通。

版权及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fawu2023@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法律知识 律师咨询
大家关注
最新热点一周热点
健康导购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