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主体方面,协议双方须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上,必须真实自愿。形式上,一般建议采用书面形式,明确记录双方权利义务,便于日后举证和纠纷处理。当扶养协议符合上述要求和标准时,即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产生法律约束力,双方应依约履行各自义务。
一、扶养协议的效力有哪些要求和标准
扶养协议的效力要求与标准如下:
主体方面,协议双方须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一方应是具有扶养能力的自然人或组织,另一方通常是需要扶养的自然人。双方需能清晰理解协议内容及法律后果。
意思表示上,必须真实自愿。不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情形,确保双方是在平等、自主的基础上达成协议。若存在上述违法情形,协议可能被撤销或认定无效。
内容要求合法合理。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例如不能约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逃避法定义务的内容。协议中关于扶养的具体事项,如扶养方式、费用等,应明确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形式上,一般建议采用书面形式,明确记录双方权利义务,便于日后举证和纠纷处理。口头扶养协议在有充分证据证明时也可能被认可,但存在较大风险。
当扶养协议符合上述要求和标准时,即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产生法律约束力,双方应依约履行各自义务。
扶养协议的效力有哪些要求和标准
二、起诉扶养费需要什么证据
起诉扶养费需准备多方面证据:
一是证明身份关系的证据,如户口簿、出生证明等,用以证实与被扶养人之间存在法定扶养关系,明确双方身份信息。
二是证明被扶养人实际需要的证据,像疾病诊断书、学费发票、生活开销明细等,这些能直观反映被扶养人在生活、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必要支出,以此确定合理的扶养费数额。
三是证明扶养义务人经济状况的证据,例如收入证明、银行流水、资产证明等。知晓扶养义务人的经济能力,有助于法院合理判定其应承担的扶养费金额,避免过高或过低判决。
四是若存在先前关于扶养费的约定或判决,相关协议、判决书等也是重要证据,可作为此次起诉的参考和依据,用以说明扶养费相关情况的变化等。总之,全面、准确的证据对于起诉扶养费案件的胜诉至关重要。
三、扶养协议的效力有哪些要求和条件
扶养协议分为遗赠扶养协议和一般扶养协议,二者在效力方面的要求和条件如下:
遗赠扶养协议:
主体合格:遗赠人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一定可遗赠财产的自然人;扶养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或集体组织。
意思表示真实:双方在订立协议时是真实自愿,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内容合法: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权益,且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如扶养人承担生养死葬义务,遗赠人将个人财产在死后赠与扶养人。
形式规范:最好采用书面形式,由双方签字或盖章,并注明日期。
一般扶养协议:
主体适格:当事人需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自愿协商:基于平等自愿原则达成一致。
内容合理:明确扶养方式、费用承担等具体内容,且符合公序良俗。
具备上述要求和条件,扶养协议才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任何一方违反都可能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版权及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fawu2023@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