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法定赡养人、抚养人和扶养人存在明显区别。赡养主要是指晚辈对长辈在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抚养一般是指长辈对晚辈的抚育、教养。扶养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扶养涵盖了赡养、抚养,狭义的扶养主要指平辈之间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相互扶助。三者在主体关系、权利义务指向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基于一定的亲属关系和法律规定而产生的法定义务,旨在保障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和权益。
一、法定赡养人抚养扶养人的区别
法定赡养人、抚养人和扶养人存在明显区别。
赡养主要是指晚辈对长辈在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法定赡养人通常是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赡养强调的是下对上的供养责任,比如为老人提供生活费用、照顾生活起居等。
抚养一般是指长辈对晚辈的抚育、教养。其主体主要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抚养侧重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包括提供生活所需、教育费用等。
扶养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扶养涵盖了赡养、抚养,狭义的扶养主要指平辈之间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相互扶助。例如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在一方患病、失业等情况下,另一方应给予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
三者在主体关系、权利义务指向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基于一定的亲属关系和法律规定而产生的法定义务,旨在保障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和权益。
法定赡养人抚养扶养人的区别
二、法定赡养人和抚养人指哪些人
法定赡养人和抚养人所指范围不同。
法定赡养人是指对老年人负有赡养义务的人。依据法律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这里的子女涵盖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此外,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也有赡养的义务。
法定抚养人主要针对未成年人而言。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抚养人,即便父母离婚,双方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若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可按顺序成为法定抚养人。同时,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也能成为抚养人。
总之,法定赡养人和抚养人因主体不同,其范围也有所不同,法律对赡养和抚养责任有明确规定,以保障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起诉抚养费一定要去父亲所在地吗
起诉抚养费不一定要去父亲所在地。
根据法律规定,民事诉讼一般遵循“原告就被告”原则,即通常要到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如果父亲是被告,那么通常是要到父亲住所地法院起诉。若父亲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要到其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
不过,也存在特殊情况。对于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就是说,如果存在多个被告,且他们不在同一辖区,原告可以选择在自己住所地法院起诉。
此外,要是被告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被监禁,原告可以在自己住所地法院起诉。
所以,起诉抚养费是否去父亲所在地,要结合具体情况,依据法律规定来确定管辖法院。
版权及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fawu2023@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