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遗赠扶养协议人和被监护主体并非同一概念。所谓遗赠扶养协议,乃遗赠方及抚养方基于特定遗赠抚养事宜协商达成共识之产物。该等协议所涉及的主体以及受众未必为监护人,具体情况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监护人则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者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例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患者)的人身、财产及其合法权益承担监督和保护职责之人。至于抚养人,则特指对具有血缘关系的未成年人提供生活所需之人。
一、遗赠扶养人可以是意定监护人吗
遗赠扶养协议人和被监护主体并非同一概念。
所谓遗赠扶养协议,乃遗赠方及抚养方基于特定遗赠抚养事宜协商达成共识之产物。
该等协议所涉及的主体以及受众未必为监护人,具体情况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监护人则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者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例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患者)的人身、财产及其合法权益承担监督和保护职责之人。
至于抚养人,则特指对具有血缘关系的未成年人提供生活所需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三条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遗赠扶养人可以是意定监护人吗
二、办理意定监护人需要多少钱
根据我国公证法的相关条例规定,若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士通过协定的方式确立了监护权利,且有意定监护进行了公证处理时,则公证所需的费用会根据所在地区的收费标准而有所差异。
通常情况下,此类公证服务的费用在数百元人民币左右浮动。
公证指的是经由公证委员会依照自然人、法人或其他团体的申请,按照法定的程序,针对特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具备法律意义的客观事实与书面文件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提供的证明服务。
三、意定监护公证有什么用途
具备完备民事行为能力之成年人,得以与其血亲或其他愿充当监护人的个体或机构,预先进行深入商议,最终采用书面形式确立自身的监护人。
在此过程中,未对必需经过公证作出明确规定。
公证主要功能在于保证意定监护协议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实效性的同时,增加其法律效力。
公证后的协议在大多数情况下,法律证明力甚高,有助于在产生纠纷之际,成为强力有效的诉讼证据。
版权及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fawu2023@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