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骗婚立案后在特定条件下可撤案。侦查阶段,公安机关认为符合撤案条件,经县级以上负责人批准可撤案,如犯罪情节轻微等。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认为嫌疑人无犯罪事实或符合法定情形应不起诉,有被害人的需送达决定书,被害人不服可在七日内申诉。能否撤案要依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判定。
一、骗婚案件立案后的撤案可能性
骗婚案件在立案后,于特定情境下具备撤案的可能性。若案件尚处侦查阶段,且符合撤案条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公安机关有权撤销案件。撤案的条件可能包括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程度不足以构成犯罪等。
进入审查起诉阶段,若人民检察院认定犯罪嫌疑人无犯罪事实,或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所规定的撤案情形,则应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在作出不起诉决定时,需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若对此决定不服,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七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请求提起公诉。
综上所述,骗婚案件立案后的撤案决定,需基于案件具体情况及法律规定综合考量。
二、骗婚案件立案后的法定撤案情形
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骗婚案件立案后,存在以下法定撤案情形: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若骗婚行为情节较轻,未达犯罪标准,如虽有欺骗行为但获取财物较少且已归还,未造成严重后果,可撤案。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骗婚行为若超过法定追诉时效,则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应撤案。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若国家发布特赦令免除骗婚相关犯罪的刑罚,则案件应撤销。
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虽然骗婚通常不属于此类犯罪,但若属于,且被害人不提出告诉或撤回告诉,则可撤案。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因犯罪主体已不存在,无法继续追究责任,需撤案。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骗婚案件立案后受害者的赔偿主张
骗婚案件立案后,受害者有权主张赔偿。
从刑事角度看,若骗婚行为构成诈骗罪,受害者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可通过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犯罪嫌疑人返还被骗财物。这是基于犯罪行为给受害者造成的直接物质损失,法律赋予受害者挽回损失的权利。
从民事角度看,若骗婚行为导致受害者人身或精神受损,如因被骗婚而遭受精神打击,引发精神疾病等,受害者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等。主张赔偿时,受害者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损失与骗婚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财物给付凭证、医疗诊断证明等。
总之,骗婚案件立案后,受害者依法享有主张赔偿的权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探讨骗婚立案后撤案问题时,需了解撤案并非随意为之,需受多种法律因素制约。同时,即使撤案成功,骗婚过程中涉及的财产返还、损失赔偿等问题仍需妥善处理。
版权及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fawu2023@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