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起诉假离婚协议无效需依具体情形判断。因其常违反公序良俗等原则可能被认定无效,要搜集证据证明非真实离婚,如为规避限购政策。诉讼时要明确协议签订背景、双方真实想法及实际影响,法院会综合考量依法裁决。若证明协议无效,可能影响离婚效力,使婚姻关系复原,具体结果依实际情况和法律而定。
一、如何应对起诉假离婚协议无效的情况
若需起诉假离婚协议无效,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策略规划。假离婚协议往往因违背公序良俗等原则,有被认定为无效的风险。关键在于收集充分证据,证明双方离婚并非出于真实意愿,而是出于特定目的,如规避政策等。
在诉讼过程中,需明确协议签订的背景、双方的真实意图及其对各方产生的实际影响。法院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依法作出裁决。
若成功证明协议无效,可能会引发离婚行为的效力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婚姻关系恢复原状。但具体结果需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来确定。
二、如何证明离婚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
尽管法律上并无“假离婚”的明确概念,但一旦完成离婚登记,婚姻关系即告解除。要证明离婚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欺诈与胁迫:若能证明在签订协议时,一方通过欺诈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愿,或采用胁迫方式迫使对方签订,根据《民法典》规定,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协议。
违法与违背公序良俗:审查协议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是否违背公序良俗。若协议包含违法或违背道德伦理的条款,如限制一方基本人身权利,该部分协议可能被认定无效。
非真实意思表示:若协议并非双方真实意愿的表达,而是为了获取购房资格等虚假目的而签订,且有证据证明双方内心真实想法并非解除婚姻及分割财产,也可主张协议无效。但需注意,需收集充分证据来支持这一主张,并通过法定程序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起诉确认离婚协议无效所需的证据
尽管法律上不存在“假离婚”的概念,但一旦完成离婚登记,婚姻关系即告解除。若要起诉确认离婚协议无效,需准备以下证据:
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证据:如双方就“假离婚”进行沟通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用以证明签订离婚协议并非双方真实意愿解除婚姻关系、分割财产等。
欺诈与胁迫的证据:如遭受胁迫时的报警记录、现场证人证言等,用以证明签订协议时并非出于真实意愿。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证据:如双方恶意勾结的交易记录、书面约定等,用以证明双方存在损害第三方权益的行为。
证据需具备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并符合民事诉讼证据规则。收集证据时需合法合规,确保证据能在法庭上被采信,以支持确认离婚协议无效的诉求。
在面临起诉假离婚协议无效的问题时,除了明确起诉流程和法律依据外,还需关注如何收集有力证据来证明“假离婚”事实,以及假离婚协议被判定无效后,如何重新分配财产和安排子女抚养等后续问题。
版权及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fawu2023@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