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般离婚判决作出后不能上诉,因为离婚诉讼是一审终审制,判决生效即具法律效力。但出现法定再审情形,如有力新证据可推翻原判决、原判决主要证据不足等,当事人可申请再审。再审是对生效判决的特别救济途径,需符合严格条件和程序,是否符合再审条件由法院审查判断,不可随意申请。
一、双方协议离婚后(实为诉讼离婚后)判决是否可以上诉
一般来讲,离婚诉讼一旦作出判决,关于解除婚姻关系部分是不能上诉的,因为离婚诉讼遵循一审终审制,判决生效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履行。然而,对于判决中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部分,如果当事人不服,且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上诉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上诉并非针对整个离婚判决,而是针对判决中的具体部分。如果出现法定的再审情形,如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或原判决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等,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再审是对已生效判决的一种特殊救济途径,需符合严格的条件和程序。因此,通常情况下,离婚判决关于解除婚姻关系部分不可上诉,但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部分在符合条件时可上诉,或可通过再审程序寻求救济。
二、诉讼离婚判决后上诉的法律条件
在诉讼离婚中,如果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想要上诉,必须满足一定的法律条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首先,上诉人必须是原审案件的当事人,被上诉人则是与上诉人的上诉请求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对方当事人;其次,上诉的对象必须是依法允许上诉的判决,即未生效的一审判决;再次,上诉必须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提出,一般为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最后,必须递交上诉状,上诉状应写明当事人基本信息、原审法院名称、案件编号、上诉请求和理由等内容。只有满足这些条件,上诉才能被受理。
三、诉讼离婚判决后上诉的法律依据
诉讼离婚判决后上诉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该法明确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应包含当事人基本信息、原审法院名称、案件编号和案由、上诉请求和理由等内容。上一级法院会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根据不同情形,分别作出维持原判、依法改判、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等处理。这一规定为当事人提供了司法救济途径,确保了审判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在探讨双方协议离婚后(实为诉讼离婚后)判决是否可以上诉时,应明确离婚判决关于解除婚姻关系部分的不可上诉性,以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部分在符合条件时的可上诉性,并了解上诉的法律条件和依据。
版权及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fawu2023@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