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赡养费法院能执行吗
赡养费法院能执行。具体分析如下:
赡养父母是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当一方不履行赡养义务,经法院判决其支付赡养费后,若其仍拒不支付,另一方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法院可采取多种执行措施。一是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法院有权查询被执行人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账户信息,并根据情况冻结、划拨其账户内的资金用于支付赡养费。二是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例如,被执行人有工作收入,法院可要求其工作单位协助扣留、提取相应部分的收入作为赡养费。三是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若被执行人有房产、车辆等财产,法院可依法进行查封、扣押,并通过拍卖、变卖等方式变现,以所得价款支付赡养费。
总之,法院对于赡养费的执行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执行手段,以保障被赡养人的合法权益。
赡养费法院能执行吗
二、如何取证自己赡养老人
要取证自己赡养老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保留支付凭证。若通过银行转账、电子支付等方式给老人提供生活费用,转账记录、支付截图等都能作为有力证据。定期给老人现金的,可让老人出具收条,注明收款日期、金额及用途。
二是保存消费记录。为老人购买生活用品、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相关的购物小票、发票要留存。带老人就医的病历、诊断证明、缴费凭证等医疗资料,也能证明在照顾老人健康方面的付出。
三是收集证人证言。邻居、社区工作人员等,若目睹或了解自己照顾老人的日常情况,他们的证言可作为佐证。比如,邻居可证实经常看到自己为老人买菜、陪老人散步等。
四是视听资料。如有条件,可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下陪伴老人、照顾老人生活起居的场景。这些视听资料能直观反映赡养老人的实际情况。
三、如果不赡养老人的可以分遗产吗
不赡养老人的子女在法定继承中,可能会少分甚至不分遗产。
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遗产通常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和份额进行分配。但法律同时规定,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具体而言:
一是少分遗产的情况。若子女虽未完全尽到赡养义务,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照顾行为,只是在履行赡养责任方面存在不足,比如偶尔看望、提供少量经济支持等,那么在分配遗产时,可能会适当减少其应得份额。
二是不分遗产的情况。如果子女有能力赡养老人却完全不履行赡养义务,对老人不闻不问,不提供任何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严重损害了老人的权益,这种情况下,在分配遗产时可能会被判定不分得遗产。
当然,具体的遗产分配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由法院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判断和裁决。
以上是关于赡养费法院能执行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我们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版权及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fawu2023@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