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现在因为生活压力很大,所以有的人为了多赚一些钱,就仿造伪劣产品去销售,侵害他人权益,甚至有些伪劣产品还是对人体有害的产品,那么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制造伪劣产品罪?卓律网律师咨询平台搜集了相关资料为读者们进行解答。
现在因为生活压力很大,所以有的人为了多赚一些钱,就仿造伪劣产品去销售,侵害他人权益,甚至有些伪劣产品还是对人体有害的产品,那么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制造伪劣产品罪?卓律网律师咨询平台搜集了相关资料为读者们进行解答。
一、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制造伪劣产品罪
符合下列要件的,才构成制造伪劣产品罪:即主体是个人和单位;主观方面是故意;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客观方面是生产者实施了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伪劣产品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第一:生产、销售的伪劣产品的个人或者单位,所涉及的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情形。
刑事辩护律师认为该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都将会被追究刑事处罚。
第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尚未销售的情形。虽然假冒伪劣的产品没有被销售除去,但是这批伪劣产品的货物价值在十五万元以上的,该案件的涉事人员都将会被处以刑事处罚。
第三:假冒伪劣产品销售的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但是已经销售了假冒伪劣产品所涉及的金额在乘以三倍后,和并没有销售的伪劣产品相加,这两个的金额总额合计超过十五万元的情形。所涉及的生产人员和销售人员也是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因此由上文可以知道,如果从主观上来讲是故意的,客观上是生产制造不符合质量等要求的产品,满足这两方面条件才能构成制造伪劣产品罪,而且在刑法当中也会根据涉及金额的大小来判定情节的严重性,如还有疑问欢迎到卓律网进行
法律咨询。
版权及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fawu2023@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